關于采購需求的兩個問題 |
|
關于采購需求的兩個問題 作者:白世隆 政府采購是采購人采購需求決定后圍繞采購需求進行的一系列采購活動。實行政府采購制度,采購人的采購事務委托給了專業的采購代理機構;采購的決策建議權力法律賦予給了由技術、經濟方面的專家和采購人代表組成的評標委員會;采購的監督權力法律賦予給了財政、監察和審計部門。政府采購保留了采購人事前的采購需求制定和事后的合同執行權力,政府采購剝奪了采購人和供應商在采購過程中交易的機會,政府采購制度要求的是一種專業代理和專家決策機制,說白了政府采購是一種專業加專家的采購制度。采購活動是圍繞采購人制定的采購需求開展的,采購需求貫穿于采購活動全過程,制定的采購需求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是政府采購政策能否落實到位的關鍵所在,F就采購單位如何制定采購需求和采購需求對政府采購過程的影響兩個問題作一個膚淺的探討。 一、采購單位如何制定采購需求 按照政府采購法律法規的要求,采購需求是用采購標準描述,不得指定產品的品牌或生產廠家。圍繞這一要求,采購單位應該把重點放在制定采購標準上。 采購標準包括對供應商投標資質要求的資格標準、對采購貨物質量要求的技術標準和包括采購數量、交貨時間、交貨方式、付款時間、付款方式及售后服務要求等的商務標準三個方面。 供應商的資格標準 供應商的資格標準應當按照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和第二十三條規定執行。第二十二條是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包括: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有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采購人可以根據采購項目的特殊要求,規定供應商的特定條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第二十三條規定,采購人可以要求參加政府采購的供應商提供有關資質證明文件和業績情況,并根據本法規定的供應商條件和采購項目對供應商的特定要求,對供應商的資格進行審查。 采購人規定供應商的特定條件是采購人的權力,但在使用該項權力時不能濫用。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目前政府采購沒有明確不合理的條件指哪些具體內容,怎樣界定合理與不合理由各當事人自己去判斷,不同的角度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采購人在提出供應商的特定條件時應以政府采購的公平公正為原則。 采購貨物的技術標準 采購貨物不能直接指定貨物的品牌或制造單位,應當用技術指標描述。這就要求采購人對采購貨物的技術標準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能鑒定和判斷各項技術指標對采購結果的影響,能用技術指標來控制采購貨物的質量,能通過技術指標引導投標人投出使采購人滿意的物美價廉的貨物,制定的技術標準能達到政府采購的公平公正要求。對采購貨物的技術指標把握不準的采購人,可以請有關專家參與制定技術標準或者委托代理機構制定。采購代理機構應當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對采購單位制定各項技術標準進行論證,以保證出現在招標文件的技術標準能夠滿足政府采購的公平公正要求,同時保證采購結果滿足采購單位的使用需要。 商務標準 商務標準中,交貨時間、付款時間、付款方式由采購人設定,投標人根據情況進行響應。售后服務由采購人設定基本要求,投標人根據情況進行詳細響應。作為投標人,最關心的是貨款的回籠,采購人應當充分理解這一點,所以在設定分期付款時期限不宜太長,作為有預算的政府采購應該是以一次性付款為主,留下一定的質量保證金也是常用的做法。售后服務應當以制造商的承諾作為一個標準,供應商超出這一標準的承諾要有切實可行的保證措施才能接受,否則不予以考慮。 二、采購需求對政府采購過程的影響 采購單位的采購需求是采購代理機構、評標委員會、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執行政府采購的目標。在滿足采購單位需求的前提下開展的政府采購,如果采購需求本身存在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情況下,圍繞“滿足需求”的一系列政府采購活動也只能是一個完成程序的過程。如果采購需求存在問題,采購過程將出現一些預想不到的現象,最終影響采購人所購貨物不能按計劃及時到位。 1、出現采購需求修改。一旦采購需求存在問題,報名參與投標的潛在供應商有可能提出疑問,招標采購單位有可能對招標文件進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開標時間就可能因此而推遲,最終影響交貨時間。如果采購需求存在問題,供應商沒有在開標前提出,就會給評標工作帶來預想不到的隱患。 2、出現實質響應的供應商不足三家的廢標情況。采購需求存在的問題往往是一些傾向性、排他性的指標隱匿在眾多指標之中,這種情況下的評標專家會將這些指標踢出評標指標范圍。往往因為這些隱匿的傾向性、排他性的指標的使一些潛在投標人望而卻步,在報名階段就棄權。從而導致實質響應的供應商不足三家的廢標情況,不得不重新修改采購采購需求,重新組織招標。 3、出現投訴情況。采購需求中隱匿的傾向性、排他性的指標潛在的投標人沒有及時提出來,招標文件也沒有及時修改,評標專家評標時也沒發現,得出的評標結果往往會出現投訴。投訴出現后,要停止采購活動,處理完投訴后方可重啟采購活動,這種情況將拖長采購周期,嚴重延誤采購人所購貨物到位時間。 4、出現圍標、竄標情況。采購需求中隱匿的傾向性、排他性的指標既沒有被潛在投標人指出又沒有被評標專家發現的情況下,有可能被圍標、竄標的人鉆空子。 江西省石城縣財政局國資辦 白世隆
|
|
|
|
|